日本免费新区二,99精品全国在线观看,91中文字幕视频,国产真实尾随入室迷晕丝袜美女

        <acronym id="ve4zz"></acronym>
      • <s id="ve4zz"></s>

        日志 - 賽鴿文化

        《世界賽鴿文化》(4)

        來源:轉載   發(fā)表時間:2010-11-11 12:32:23   瀏覽數:3111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分享到鴿友社區(qū)

        布利克斯鴿系的發(fā)展狀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失去所有愛鴿的亞瑟.布利克斯博士,晚年過得十分失意,直至1947年逝世之后才解除他的痛苦。然而布利克斯系陸續(xù)出現的優(yōu)秀名鴿,其中以連續(xù)兩年在巴塞羅納國際賽中蟬聯第一名的繆尼耶為首,形成了比利時鴿界黃金時期的中流砥柱。在本回的內容里,和大家談一談布利克斯系在二戰(zhàn)后的發(fā)展狀況。

         

        探索亞瑟.布利克斯博士

        我們在上一回的內容里已經談過對于亞瑟.布利克斯(DrARTHUR BRICOUX)博士的看法,以及有關比利時鴿界黃金時期的相關情況,同時又提到亞瑟.布利克斯博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所遇到的悲慘命運等等。大家知道,近代賽鴿的黎明期是在19世紀中葉,而20世紀初期,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是邁向黃金時代的新里程。

        布利克斯醫(yī)生生涯的黃金時期剛好也是比利時鴿界的黃金時期。在上一回我提到布利克斯系黃金時期的最高杰作是被稱為尤里亞斯.凱撒的黑胡麻雄鴿,尤里亞斯.凱撒的兄弟們在波爾多全國大賽(BORDEAU NATIONAL)中獨占了冠軍及2、34名。其直子卡巴涅特1929年圣維仙(STVINCENT)全國大賽中輕易自2551只參賽鴿中脫穎而出獲得冠軍,而愛烈特.杜雷所飼養(yǎng)的普流.布朗士.都彭則于1930年及1931年連續(xù)兩年勇奪波城全國大賽冠軍而聲名大噪。 (愛烈特.杜雷是布利克斯系的分流,其代表鴿"普流.布朗士.都彭尤里亞斯.凱撒的孫輩)。

        1874年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不久 (1947)即去世的亞瑟.布利克斯博土,享年73歲。非常遺憾,我畢生都無緣和他見面,但是 1968年我到了歐洲之后,從曾經與亞瑟.布利克斯博士交流的愛鴿人士們的口中聽到了一些博士生前的點滴,也從各種各樣的圖書或文獻中緬懷、追憶這位鴿界的巨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布利克斯系的繼承者

        亞瑟.布利克斯博士為人的氣度和對鴿類研究的造詣之深,再加上布利克斯系的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締造出的輝煌成果,不禁令許多愛鴿家為之傾倒。認同布利克斯系的優(yōu)秀血統,并且堅持只養(yǎng)布利克斯系的愛鴿人士,以愛烈特.杜雷、托里木里以及卡拉曼(CARAMAN)三位為代表。

        一般說來,大部分比利時的養(yǎng)鴿人會將沒有好成績的鴿子全部淘汰,而后再換一批全新的鴿子來養(yǎng)。我個人的方法則是:首先導入有優(yōu)秀血統的冠軍鴿種,其次再逐步引進其親種或兄弟。和我的方法相對照,歐洲人則會向某鴿舍購買其代表鴿配對的直系子代,而且一次買進一胎所有的幼鴿,因此一口氣引進二三十只鴿子是司空見慣的事。

        剛才提到過的愛烈特.杜雷是比利時的上院議員,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由此就可以想見,當時賽鴿活動在比利時上流社會中是屬于高尚的休閑娛樂。在這個當時名鴿翱翔的年代,比利時人發(fā)明了現今亦為飼育法主流的鰥夫制雄鴿飼育法,成就了一段特別選擇與自然方式共存的歷史。愛烈特.杜雷所培育出來的普流.布朗士.都彭是一只美麗的白羽灰胡麻雌鴿。

        像愛烈特.杜雷這樣為布利克斯系的鴿子神魂顛倒,而且能使其鴿舍血統得以繼承的愛鴿人士真的不在少數,我首先要介紹的是托里木里。他的名血今日由威利.赫爾曼(WILLY HERMAN)、亞迪南.李馬利(ADELIN DEMARE)、德國的雷蒙.賀門斯(RAYMUND HERMES)等人繼承。亞迪南.李馬利鴿舍培育出的名鴿繆尼耶” (MEUNIER),在1962年和1963年的巴塞羅納國際賽中兩度獲得冠軍而聲名遠播,我于19654月將它引進。雷蒙.賀門斯繁殖的迪洛提” (DIROOTl)(“繆尼耶直屬第7)也在1990年的巴塞羅納國際賽中稱霸,可別小看血統這種看不見的東西,它的力量可大得驚人!

        另一方面,羅拔.威洛凱,還有住在可魯托雷 (KORUTOREl)的羅勃.魯貝爾都從繼承布利克斯系的卡拉曼那兒傳承了布利克斯系的血統,而湯姆.彼得斯(THOMAS PEETERS)又傳承了羅勃.魯貝爾的名血,亦間接地成為布利克斯系的繼承鴿舍(羅勃.魯貝爾為1955年巴塞羅納國際賽第2名,上世紀70年代后期波城國際賽冠軍)1973年和1975年比利時圣維仙全國大賽冠軍王艾魯邦庫魯”(AILE VAINQUER)誕生于此,與其同出一腹的子代在圣維仙國際賽中亦獲得了第6名及第7名的佳績。

        由愛烈特.杜雷那里傳承名血的鴿舍還有李蒙.寇布”(RAYMOND COBUT),去年這位對日本鴿界情感深厚的愛鴿人士因為年事已高以及健康方面的理由而將自己的飼育生活畫下休止符。

        從戰(zhàn)后一直到現在,布利克斯系的名血不斷地被傳承、更新,各位讀者是否可以感受到該系的偉大呢?

        亞瑟.布利克斯去世后,其名貴血統由數位優(yōu)秀的愛鴿人士繼承,雖然陸續(xù)造就了一些冠軍鴿種,但是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直到亞瑟.布利克斯晚年都沒有值得讓人多看一眼的好成績出現。

        主要的原因正如我前文提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法軍為了對抗德軍而進駐比利時,當時有的賽鴿被用來做為傳信之用,法軍認為這些鴿子也有可能被敵方德軍利用,就把所有的鴿子都給殺光了。亞瑟.布利克斯萬萬沒有想到,只是為了避難而暫時離開自宅,心愛的鴿子竟然全部被法國軍隊殺光。對一向將愛鴿視如己出的亞瑟.布利克斯來說,這個晴天霹靂的惡耗宛如中年喪子,錐心之痛有多深應該不難想像。

         我老早以前就覺得,人和鴿子能合為一體才有辦法維持一個完整的鴿舍。能否配合時代的潮流選擇種鴿的血統,或是導入不同的血統,將與鴿舍的榮枯盛衰有直接的關聯,而飼育者本人是以多么嚴謹的態(tài)度來對待陸續(xù)引進的種鴿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摧殘之后,晚年的亞瑟.布利克斯將所有的熱情放在復興自己的鴿舍上。這個時期的亞瑟.布利克斯和托里木里有密切的聯系,但戰(zhàn)前的黃金時代已如過往云煙,不復可見,直到1947年去世為止。在亞瑟.布利克斯去世后的前5年之內,飼育鴿子的工作都由他的兒子進行,直到1952年才在拍賣會上轉手讓人。在歐洲,沒有人繼承的鴿舍通常會在主人過世之后立即舉行拍賣會加以處理,布利克斯鴿舍會走上這步田地,應該是第二代雖然盡力為維持父親的遺志而努力,卻不似父親這般對鴿子充滿熱情的緣故吧!

         

        二戰(zhàn)后的日本與布利克斯系的鴿子

        在我開始飼養(yǎng)鴿子并且進行研究海外名系、名鴿的時候,亞瑟.布利克斯博士早已經撒手人寰了,我是通過收集并繁殖各國名鴿的專家--英國的湯米.貝克才對布利克斯系的鴿子有所了解,整個情況就像上一回所提到的那樣。湯米.貝克是英國偉大的研究家,他因為繼承了賽飛專家安德森博士的鴿種而能得到不少和西翁、布利克斯系的相關情報。我于1959年自湯米.貝克那里導入外國優(yōu)良鴿種,在上一回里我也談過自己的想法,我認為與其自美國引進鴿子,還不如從英國的安德森鴿舍引進更接近本流的血統。

        當時日本鴿界的巖田誠三先生自美國的安卡地 (ACCARDl)鴿舍引進布利克斯系的鴿子,那只1954年生的135628號栗胡麻雄鴿參加1955年舉行的奈良尾800公里賽,于賽程第二天回巢得到冠軍,并且獲頒農林大臣賞的全國冠軍獎。其父為歐貝魯(OPEL)培育出來的3622號,其母為布利克斯系的鴿子, 1946年生,44號。 (“歐貝魯羅剛”(LOGAN)為近親系)。我猜想巖田先生是在一個偶然的情形下嘗試將布利克斯系的鴿子和歐貝魯系的鴿子配種。附帶說明一點希望各位讀者明白:英國有名的卡克.派翠克系被確立為名血,是因為它是以布利克斯系為主流,與羅剛系的鴿子交配的結果。

        那個時候,大阪的葉東峰先生所持有的馬奇勒斯”(MACCHIRESU)是由湯米.貝克育種而繁衍出來的布利克斯系血統鴿,它是被稱為布利克斯之榮耀的代表鴿種直子的鴿子們彼此交配所生出來的優(yōu)秀鴿子。其后我也漸漸得到許多超級冠軍王,但是在我眼里,葉東峰先生所有的布利克斯系都是非常棒的鴿子。我倒覺得現在的歐洲已經不似當年,像以前那種魅力四射的好鴿子可以說是愈來愈少了。

        鴿界里有人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賽鴿的性能是否有進步,可是賽鴿并不是野生動物,更何況近代賽鴿改良的歷史也不過短短100多年而已。日本賽鴿界自1960年開始輸入大量的優(yōu)秀鴿種,這么做的確奠定了一個水準,并且還不斷地將鴿子的品質向上提升,可是這種變化并不能被稱為進化。另一方面,我認為在比利時的情況也可以依此類推,從1930年開始到1970年之間的40年是近代賽鴿的振興期,雖然形成了一個高峰,但是鴿子的品質并沒有再顯著地向上提升。

        19世紀中期由卡爾.偉奇帶頭創(chuàng)建賽鴿活動的黎明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的黃金時期出現了亞歷山大.安德森、亞瑟.布利克斯博士以及法國的保羅.西翁等人,為今日鴿界奠定了穩(wěn)固基礎的愛鴿人士們當年所擁有的精力和知識,其偉大的程度都不是現代的我們所能望其項背的。

         

        繆尼耶看到布利克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的布利克斯已經沒有辦法再重拾往日的輝煌了,可是那些名血并不知道亞瑟.布利克斯先生那段悲痛的記憶,還是繼續(xù)生出更多其他的冠軍鴿來。

        19654月,我得到了由亞迪南.李馬利育種的繆尼耶,那是我一輩子的寶貝。它來自托里木里鴿舍,繼承了純粹的布利克斯血統,也是二戰(zhàn)后比利時鴿界同系中最好的冠軍王,更是我終生無法忘懷的好鴿。

        繆尼耶是一只美麗的灰栗雄鴿,它有完美的平衡感而且體態(tài)非常輕盈,恥骨收縮良好和脊椎骨長也是它的特征。把它握在手中仔細端詳,可以發(fā)現它那長長的尾翼略呈下傾狀,而腰部的線條則是亞瑟.布利克斯博士所稱的理想的蛋形。說了這么多,我還是覺得繆尼耶最大的特色表現在它們的主翼上面,擁有無懈可擊的完美翅膀是冠軍鴿身上最常見的優(yōu)點。繆尼耶的翅膀光滑、柔軟,它是由像絲絨一樣柔軟細致緊密的羽毛所構成的,只有一根一根地觸摸它的羽毛,你才能真實地感受到這種質感才夠資格被稱做布利克斯系的羽毛啊!”我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布利克斯對于羽毛的要求是如此地嚴謹。后來我到歐洲去的時候耳聞了布利克斯的鴿系討論,更加深了我對它們的信賴。

        1968年以后,我重復往返歐洲30多次,親手抓過許多名鴿也引進許多名鴿,但卻從來沒有看過一只主翼比繆尼耶更完美的鴿子。我的繆尼耶腳環(huán)編號為58-2106367,其中的后4碼就是我現在大阪家中的電話號碼,要是前三位210也相同就更好了,只不過210并不是大阪地區(qū)的區(qū)域號碼。

         

        二戰(zhàn)后的布利克斯

        世界鴿界中最受人矚目的巴塞羅納國際賽為所有大型賽之冠,我于1965年導入的繆尼耶,是曾經在1962年及1963年連續(xù)兩屆巴塞羅納國際賽上蟬聯冠軍的鴿種。本回要向各位介紹這只源出于布利克斯系,二戰(zhàn)后最優(yōu)名鴿以及雷蒙.賀門斯的迪洛提的點點滴滴。

         

        強曼繆尼耶

        我于19654月買進一只由亞迪南.李馬利育種繁殖的繆尼耶賽鴿,它受到布利克斯系優(yōu)秀血統深遠的影響,于19 62年及1963年連續(xù)兩年奪得巴塞羅納國際冠軍的佳績。當時的《愛鴿之友》(編注:日本鴿刊)雜志第六期就以大篇幅報道過繆尼耶被引進日本鴿界的消息。我從湯米.貝克那里得到亞瑟.布利克斯博士的有關情況,起先我也想得到亞瑟.布利克斯博士親自培育出來的鴿子,或者是買安德森博士以布利克斯血統為主流所培育出來的鴿子,可是亞瑟.布利克斯博士于1947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前所培育出來的最年輕的鴿子也都20來歲了,所以導入亞瑟.布利克斯博士親自作育的鴿子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照這種情況看來,除了積極尋找其他受到布利克斯系深遠影響的鴿舍之外,已別無他途。

        在導入繆尼耶的前3年,我從阿爾貝爾.莫南鴿舍導入1960年的巴塞羅納國際賽的冠軍鴿強曼”(GAMIN)強曼是日本鴿界首次引進的巴塞羅納冠軍鴿,代價是105萬日元,而當時一名大學畢業(yè)生的薪水大約才13000日元左右。在那個時代進口鴿是很珍貴的東西,和今日只要想買就有可能導入冠軍鴿的想法不同,現在的愛鴿人士們可能不太容易體會當時的感覺。在導入強曼之后不過3年的光景,我又再度導入了名鴿繆尼耶,在當時曾造成了世界性的大轟動。

        1962繆尼耶初次得到巴塞羅納國際冠軍的時候我就打算買強曼了,那時候大阪愛鴿協會的前輩細川英次郎先生就對我說了以下的建議:不要買這么貴的鴿子啦!一只強曼的身價和300平方米的土地一樣貴哪!你不如到這附近買一塊地算了!”

        細川英次郎先生建議我購買的土地是位于大阪郊區(qū),靠近奈良一帶的優(yōu)美田園,這是一個出于常識判斷之下的建議,細川先生親切地說道:不論你多么喜歡鴿子,也不管它是不是巴塞羅納國際賽的冠軍,上百萬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應該慎重考慮。100萬元在32年前的確是一筆讓人不忍割舍的數目,可是才24歲的我卻不顧一切地婉拒了細川先生的好心勸告。對我來說,一只巴塞羅納國際冠軍鴿的身價遠超過這個金額。我那時心里想:只要能夠擁有世界頂尖的巴塞羅納國際賽冠軍鴿強曼,其他就再也沒有非買不可的鴿子了,事實上,我也是在自己有了這番心理準備之后才把它給買進來的。

        次年繆尼耶就在巴塞羅納國際賽上得到第二次的冠軍,我知道愛烈特.杜雷飼養(yǎng)的普流.布朗士.都彭是連續(xù)兩年獲得波城全國大賽冠軍的歷史名鴿(請參考上一回的內容),但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繆尼耶會像普流.布朗士.都彭一樣蟬連冠軍。次年繆尼耶在巴塞羅納國際賽史上創(chuàng)造出空前的連霸記錄,這樣一來,按照以前的計劃,我買進了繆尼耶

         

        亞迪南.李馬利的為人

        第一個見過繆尼耶的日本人是已故的巖田孝七先生。 19636月,繆尼耶參加巴塞羅納國際賽的當天,巖田先生拜訪亞迪南.李馬利鴿舍并且親手摸到正準備被帶到比賽現場的繆尼耶,幸運的繆尼耶好像被加持過一樣,無往而不勝。

        回國之后,巖田先生得知自己親手摸過的那只灰栗雄鴿再次得到巴塞羅納國際賽冠軍后,不禁又驚又喜,于是開始計劃將之導入日本國內。我知道繆尼耶連霸的事情也隨后和它的主人亞迪南.李馬利進行買賣交涉,只可惜被比利時的富豪丹尼爾.迪沃斯給搶先了一步。巖田先生至此宣告徹底放棄,我隨后寫信給丹尼爾.迪沃斯,表明我想請住在比利時的朝倉晃仁先生代替我到他府上拜訪的心意,而答復正如我所預料的,是一句簡潔有力的“NO!”這筆交易正式觸礁。

        我回過頭來向亞迪南.李馬利提出購買2繆尼耶的直子以及繆尼耶的雙親的請求。繆尼耶的母親是威利.赫爾曼培育出來的鴿子,而威利.赫爾曼鴿舍是從托里木里那里繼承狄爾巴系血統的鴿舍。繆尼耶母親的祖母是托里木里鴿舍的鴿子,曾經代表比利時參加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奧林匹克展獲得第一名。只是繆尼耶的母親1952年出生,在當時已經是11歲的高齡了,讓它再生小鴿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于是我指定要繆尼耶的父親布羅卡特,在獲得亞迪南.李馬利的首肯之后,才稍稍平復了一點無法導入繆尼耶的遺憾心情。這只1957年出生的雄鴿曾經在各種比賽場合中獲得28次冠軍,它的父親RU592號也在800公里前后的競賽中獲得19次獎項。布羅卡特屬于布利克斯系,是亞迪南.李馬利每年都會培育的品種。我對導入布利克斯系的鴿子有強烈的欲望,隨著這只布羅卡特及其后繆尼耶的導入,我總算能夠達成心愿了。

        巖田先生和我一樣,買了十幾只繆尼耶的兄弟和直系子代。在這里我有一個疑問,像亞迪南.李馬利這樣小規(guī)模的鴿舍,如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培育出這么多的繆尼耶直系子代呢?我立刻寫信給亞迪南.李馬利,接到亞迪南.李馬利的回信之后,我的疑問完全化解了。他是用當時日本愛鴿人士們從來沒有想過的多重交配法 (MULTI BREEDING)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讓繆尼耶早上與晚上都和不同的雌鴿交配,所以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內培育出好幾胎直系子代。

        我收到回信的時候,先前的疑念全部煙消云散,同時也對亞迪南.李馬利的為人有所認識,也因此越來越想擁有自己的繆尼耶。我再度倚賴朝倉先生幫我進行交涉,而我本人也每個月都寫信給丹尼爾.迪沃斯先生,經過一年多的交涉,丹尼爾.迪沃斯先生終于被我的誠意所折服,在196412月點頭答應了。

        真拿你沒辦法!要買繆尼耶可以,不過要等到明年4月才能把它送到日本,而且交易價格是我買它時的兩倍才行。

        接到這樣的回音讓我雀躍不已,雖然那個時候兌換美金不是很方便的事,但是想到愿望即將實現,我就盡早把鴿款付給他了,我們在年底之前就訂下了契約。

         

        繆尼耶迪洛提

        布羅卡特繆尼耶都是中型、輕巧、羽毛豐滿的鴿子,這些特色都讓它們把布利克斯系的特征表現無遺,布羅卡特的頭部呈現流動平滑的曲線,而繆尼耶長得卻是一幅額頭突出的模樣。此外,在上一回的內容里我也曾經提到繆尼耶的尾翼很長,把它握在手中仔細端詳,可以發(fā)現它那長長的尾翼略呈下傾狀,而腰部的線條則是理想的蛋形。一般來說,布利克斯系的鴿子以黑胡麻和栗胡麻居多,灰色的僅占極少數,眼睛的顏色則是以深咖啡色的較為普遍,近年來頗受人注目的詹森系鴿子常有的白石眼或黃眼卻很少見。

        47日,讓我醉心已久的繆尼耶終于成為我的囊中之物,對于一個愛鴿人來說這種幸福的感覺是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可是不久我卻因為某些因素而停止鴿子的飼育工作。812日,也就是導入繆尼耶之后第4個月,繆尼耶父子成為當時愛鴿之友社社長宮澤和男先生的種鴿,因為名鴿繆尼耶的導入讓我期待已久的愿望終于達成,頓時之間反而像喪失了目標一樣虛脫無力。此外,在名血繆尼耶的發(fā)揮伸展方面,我覺得日本鴿界未免也太小家子器了點,即使同樣是在日本,我認為關東地方反而比我住的近畿地區(qū)更適合繆尼耶生存,所以我毅然決然地將心愛的繆尼耶轉手讓人。

        繆尼耶是很希罕的名鴿, 1963年二度蟬聯巴塞羅納國際賽冠軍后就成為比利時富豪丹尼爾.迪沃斯的種鴿,其中一只在那個時候培育出來的直系子代,現今又作育出其他的名鴿。德國人雷蒙.賀門斯繁殖的迪洛提”(DIROOTl)1990年的巴塞羅納國際賽中稱霸,它是繆尼耶的直屬第 7代。波魯曼也曾經向丹尼爾.迪沃斯導入迪洛提的前6代的一只雌鴿所生的直系子代(簡單地說就是繆尼耶的第2),一般的荷蘭人是不會投資金錢在種鴿的導入上的,波魯曼買進的繆尼耶后代,已經成為今日荷蘭鴿界導入的鴿種之中綿延最廣的名血。

        波魯曼又讓這只子鴿與弗魯士鴿舍培育出來的雄鴿--1971年巴塞羅納國際賽冠軍交配,這個血統一直流傳至迪洛提的母親,假設1963年我沒有成功地將繆尼耶導入的話,又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呢?我想今天就不會有迪洛提的存在了吧!鴿子這種東西血緣相系是不分國界的。

         

        布利克斯血統的復蘇

        李蒙.寇布是傳承亞瑟.布利克斯博士的血統而活躍于近代的愛鴿人士,我曾經數度拜訪他的鴿舍,但是直到1981年去拜訪他的時候才聽他說起他的血統。李蒙.寇布的血統是以愛烈特.杜雷血統為基礎,而且十分濃厚,他幾乎不和異血相混雜是主要的原因。愛烈特.杜雷是在上世紀30年代,自黃金時期的布利克斯分化出來的鴿舍,李蒙.寇布的鴿子大多都有胡麻斑點,據說那是愛烈特.杜雷的特征。

        我在1968年~1969年時才知道李蒙.寇布這個愛鴿人士的存在,之后拜訪他多次,也親手摸過他的代表鴿,我把上世紀50年代觀察安德森博士所傳承的布利克斯系以及親手抓繆尼耶和其他各種鴿子所得的經驗,匯集成布利克斯系的綜合判斷方法,通過這個綜合判斷方法來看李蒙.寇布的鴿子,我發(fā)現它們的體型為中型偏小,而且也有體態(tài)輕盈羽毛豐厚的特征。

        1980年前后,李蒙.寇布的性能特征及本事才逐漸受到世人注意(1),在此之前給人的印象只不過是一間穩(wěn)定性高的鴿舍罷了。我把它導入自家鴿舍之后作育出來的繆尼耶直系后代對惡劣天候有極佳的適應性,不論是晴天還是刮風下雨都能飛出很好的成績,讓人至今仍無法忘懷的是 1976年的一場全國性地區(qū)賽。那一年有一只得獎的鴿子(神戶的藤田俊博鴿舍)是當時近畿地區(qū)最高記錄的創(chuàng)始者,每分鐘飛行距離長達1381米,結果在參賽的4027只鴿子當中排名第25名。因為它在我抵達鴿舍之前就已經回巢了,所以整個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這只鴿子是繆尼耶亞龍的孫子。

        上世紀80年代前后突然展露頭角的李蒙.寇布陸續(xù)造就出許多在我理想范圍之內甚至是超越我的理想的好鴿,我想這是布利克斯系本身的秀才血統所擁的性能和李蒙.寇布的祖先鴿互相交配之下血統復蘇的結果吧!李蒙.寇布這個人在為鴿子配種時幾乎從來不混入異血,因此,即使是交配產生出來的子代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導入繆尼耶”10年后,我又于19 75年導入湯姆.彼得斯的艾里威凱”(1973年及1975年圣維仙全國賽冠軍)的母親--羅勃.魯貝爾所培育,叫做古登.古利潔的雜斑鴿。從這只雌鴿的血統可知,它是狄爾巴1963年生的彭古利的直屬后代,據悉這只彭古利間接受到狄爾巴系血統的影響。

        默賽克”(MOZAIC)是指有顏色的鴿子,似乎有不少老鴿友討厭這種毛色雜亂的鴿子。我的前輩細川英次郎先生是勢山系的后繼鴿舍,勢山系的鴿子有很多都是灰色的,因此他們稱灰的才是鴿子只不過以羽毛的顏色來選鴿的話,一開始就把性能的優(yōu)劣給排除在外了。栗色的鴿子多半是繼承了布利克斯系或西翁”(SION)系的血統,而默賽克是受了卡爾.偉奇血統的間接影響,僅與布利克斯系稍微沾上一點邊而已。我個人的主張是:不要因為羽毛顏色不好看就不喜歡它,也許正因為它是血統純正的鴿子所以它才是有色的。注11980年蒙托邦(MONTAUBAN)全國賽冠軍,同年布瑞福全國賽第二名的蒙托邦號1981CB報紙比利時長距離鴿王(ACEPIGEON)第一名的卡奧爾號等。

         

        二戰(zhàn)后布利克斯系名鴿系

        繆尼耶”BELG 58-2106367S雄鴿,亞迪南.李馬利作出。

        翔歷:

        1961年馬賽國際賽(Marseille International)822公里競賽,參賽鴿1600只,第十名。

        1962年巴塞羅納國際賽, 1051公里競賽,參賽鴿3300只,冠軍。

        1963年巴塞羅納國際賽, 1051公里競賽,參賽鴿3599只,冠軍。

        布隆卡爾特”57-2233334RC,亞迪南.李馬利育種。

        翔歷:

        19581961年間共28次競賽得名,雙親皆為布利克斯。

        RU 592,55-2469592,840公里、822公里等得獎19次。

        魯鳩..諾特魯”(公證人的意思)52-2341542 RC。

        威利.赫爾曼育種,涅斯托魯.陶勒姆力鴿舍的布利克斯系。

        涅斯托魯.陶勒姆力鴿舍的布利克斯系。

        51-2441542 RC,涅斯托魯.陶勒姆力鴿舍的布利克斯系。

        阿姆斯特丹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

        迪洛提”DV01063-88-3163 RC雌鴿,雷蒙.賀門斯育種。

        翔歷:1990年巴塞羅納國際賽, 1121公里競賽,參賽鴿28502只,冠軍。

        01063-821514雷蒙.賀門斯育種,楊阿騰系。

        代表種鴿為史汀.貝魯嘉”(Suteenberugaa)的直系后代

        82-1740雷蒙.賀門斯育種,繆尼耶的第6代。

         

        韓森系的時代

        亞歷山大.韓森(ALEXANDER HANSENNE)的鴿子,在比利時鴿界黎明期的長距離競賽中展現令人驚異的耐力,并且也對日后的比利時鴿界產生極大的影響。在這一回的內容里,大田誠彥要和各位談談19世紀末期的鴿界形勢,以及亞歷山大.韓森的為人、事跡。究竟是什么樣的超級巨星能夠蘊育出柏魯比葉魯里艾鳩這種長距離賽鴿的佼佼者呢?讓我們來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

         

        神秘面紗下的賽鴿

        在以前的內容里,我們曾回顧了賽鴿的歷史,同時介紹活躍在比利時鴿界黃金時期的偉大愛鴿人士,還說明了其血統的散播、發(fā)展以及對今日比利時鴿界的影響。這一回,我們要回溯到更早之前,從摩利斯.狄爾巴(Maurice Delbar)和亞瑟.布利克斯(Dr.Arthur Bricoux)博士開始談起,看看今日賽鴿體系發(fā)展的源頭是什么模樣,F在,就讓我們把目光焦點轉移到和創(chuàng)成期相銜接的黎明期。

        在本書開始的時候我就說過,我們的賽鴿是源自于住在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地區(qū)的尤連”(Ulens),后進的愛鴿人士卡爾.偉奇、維克曼(Mr Vekemans)、方辛堅(Vanshingen)等人則將尤連加以繁殖、育種、改良并發(fā)揚光大。

        最初鴿子的歸巢性被利用在通信方面,所以通信鴿存在的歷史非常久遠,留下的文獻記載也很多,可是賽鴿--也就是讓鴿子們彼此競爭的運動--幾乎沒有任何明確的資料顯示其起源于何時,或記載其是以何種形式開始的。被稱為近代賽鴿之父的尤連和他的后繼者們在賽鴿的促成中扮演了什么樣的地位呢?這些為后世帶來深遠影響的愛鴿人士們都飼養(yǎng)了些什么樣的鴿子呢?而他們又創(chuàng)下了什么樣的記錄呢?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線索。

        面對這種現狀,我覺得文化的發(fā)展和繼承要靠人類的智慧與熱忱。像是公元前3000多年時的古埃及文明,有雄偉的金字塔和木乃伊遺留至今,最近日本NHK電視臺在播放介紹公元前221年中國統一的歷史性節(jié)目,還有挖掘秦始皇陵遺跡兵馬俑的特別節(jié)目,我想看到這個特別節(jié)目而大受感動的人一定不少吧!

        尤連、卡爾.偉奇、維克曼和方辛堅等,賽鴿古文明時代的愛鴿人士們都沒有可以參考的詳細資料,對于喜歡鴿子而做了各種研究的我來說,在焦躁急切的同時也多了一份可以想像的神秘空間。好比中國史書《魏史倭人傳》里面提到的古時的日本邪馬臺國一樣,雖然被明確地記載在倭人傳里頭,可是其所在地不詳,歷史學者和作家們都有各自的觀點和主張,所以至今仍有爭論。被神秘的面紗包覆的,似明未明的部分,給予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

         

        做面包與養(yǎng)鴿子

        19世紀末期,在賽鴿活動由創(chuàng)始期移轉至黎明期的時候,歷史上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愛鴿人士,名字叫做亞歷山大.韓森,雖然他的功績并沒有遺留下詳細的資料,但是只要說到近代的賽鴿就不能不提到他。

        除了菲列克斯.杰古(Felix Gigot)1910年出版的《理性的選擇方法》一書以及后來的英國人柯林,奧斯曼(CollinsOsman)等人出版的《競賽與鴿子》(Racing.Pigron)的鴿類雜志之外,我也寫了一些關于亞歷山大.韓森的事。只因為他是比利時國家愛鴿人協會成立(1910)之前的人,所以和他有關的記載里面,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作者個人主觀的推論,無法證實所有的事情,還請讀者們能夠見諒。

        韓森是法語的讀音,古代的愛鴿人叫做某某韓森的不少,但是亞歷山大.韓森住的法維斯和鄰近的列日等地都是屬于法語流通的地區(qū),因為那個地區(qū)的人都講法語,所以他們用法語來稱呼他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日本有很多人稱他為韓森 (Hansenne),那是因為戰(zhàn)后的日本鴿界是以英國和美國為情報來源的中心,而韓森(Hansenne)的英文發(fā)音很像Anceno的原故(既然這本書是在中國出版,我們干脆在此通稱其為亞歷山大.韓森吧!這樣做比較有原汁原味的感覺)。(待續(xù))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評論列表
        該信息禁止評論